種好甜瓜的關鍵!授粉、整蔓缺一不可

甜瓜原產於中東和非洲一帶地,台灣全島中、南部及東部栽植較多,主要品種有洋香瓜,以及黃皮棗瓜(俗稱黃香瓜)及青皮梨瓜(美濃瓜)兩大脆瓜類。甜瓜性喜高溫多日照,生育適溫為25-30°C,對低溫很敏感,白晝溫度18°C、夜間12-13°C以下生育不佳。空氣中濕度高或陰雨綿綿時容易發生病害,致糖度低,品質差;白晝溫度25-30°C、夜間15-20°C時,果實發育良好,網紋形成豐滿而果肉厚,糖度高、香味濃且品質佳,且果實黃化較慢,貯藏性良好。故臺灣甜瓜,尤其是洋香瓜,以每年8月下旬雨季快結束時開始種植,結果採收期以10月中下旬以後氣候較乾燥,日夜溫差較大之季節為最適宜。
甜瓜在設施栽培時,隔絕自然授粉條件,如風、水及昆蟲等媒介,多以人工授粉與義大利蜂輔助授粉提高著果率,當栽種面積不大時可考慮人工授粉。甜瓜受粉的操作,可依以下步驟進行:
- 昆蟲授粉於留果節位開花前三日之夜晚將授粉蜂箱移入設施內,移入前須先去除外群蜂,蜂箱每箱約6-8片蜂巢片,並須進行殺菌避免帶入病蟲害,授粉期間使用之防治藥劑須留意不可影響其活動力。植株開花期一致授粉10-14天,不一致時可延長至3周。
- 若遇連續陰雨天,蜂群活動力減弱,則必須藉由人工授粉方式來進行,選擇當天開放的雄花,摘除花瓣露出雄蕊,用雄蕊輕輕塗抹雌蕊柱頭,每朵雄花可塗抹2-3朵雌花,於清晨至上午10點前完成授粉佳。
- 於授粉成功後5-7天,幼果已發育約如長型雞蛋大小(果長4~7公分),選擇外觀及果型良好者,將其餘果實剪除。
精緻甜瓜生產一般採單蔓整枝,一株留一果方式,可達單果重及品質較佳。大多數甜瓜品種雌花在主蔓上發生很晚,主要發生在子蔓和孫蔓上。除了雌性系的甜瓜外,所有甜瓜無論那條蔓都是第1、2葉上有瓜,即使蔓長到2m以上也不會再有瓜。甜瓜整蔓的操作,可參考以下說明:
- 以留母蔓為原則,引母蔓直立於瓜網上,第12節以下所發生之側枝或子蔓即早先行去除,以促進母蔓生育,子蔓若過晚去除將不利後續果實發育。
- 於開花期出現公母花開始,於12節以上之側芽開始留下,用以授粉之用。待授粉成功開始選果之後,僅留下選中果實之側蔓,其他側蔓則直接移除,以利留下果實有充足養分以利發育。
- 母蔓生長至攀爬網頂端時,摘除頂芽,之後出現之側芽摘除,將養分集中於果實。
甜瓜適應暑熱與高濕度的環境,糖度累積佳,風味良好,生育期短,若在正期作以簡易溫網室栽培,病蟲害較少,果實發育良好,可減少農藥施用量。其中洋香瓜為高經濟價值的作物,需要較高的成本與大量的人力投入,加上其忌連作的特性,更加侷限其產業的擴增。因此,洋香瓜栽培更加需要以精緻化來取代粗放栽培,逐步培養專業栽培農民,並且以防雨網室設施中直立式栽培的方式,精緻化生產以維持品質,讓產業得以永續發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