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技術報導

柑橘怕曬又怕凍,設施栽培建一室少十事

柑橘怕曬又怕凍,設施栽培建一室少十事

台灣生產的柑橘香氣足、糖酸適中風味佳,除了食用鮮果,更可與其他農產品結合製作果醬、甜點及料理。柑橘為臺灣種植面積最大的果樹,其品質、採收時間和氣候有關,低溫與乾燥是影響開花的關鍵。嘉義縣竹崎鄉是柑橘的重要產地,但今年七月有雨,九月又有嚴重日曬,導致柑橘落花、曬傷等,讓原本一棵可收成500台斤的果樹,只能收到大約50台斤,災損整體面積大約有20%,果農說這應是幾十幾年來,最嚴重的一次。因此,農民在栽培管理上也更困難,需要隨氣候改變管理方法。

    設施栽培是對抗異常氣候以穩定水果生產、提高品質的重要方式。農試所研發的設施柑橘栽培模式技術套組,因應網室內高度,透過整枝修剪技術,矮化並減少徒長枝,有效利用空間。調整授粉樹、授粉昆蟲施放時機、施放量,提升著果率。針對設施結構設計與設備導入床架、自動化遮陰、精準灌溉、肥灌系統、病蟲草害整合防治技術等,以快速量產健康種苗。

    設施內小型害蟲如柑橘葉螨、銹螨等,利用非農藥資材如窄域油可有效減少害蟲數量、並減少農藥抗藥性產生。此外,設施內可不進行柑橘木蝨、柑橘斑星天牛、柑橘潰瘍病與東方果實蠅之防治,大幅減少農藥施用量與次數,達到農藥減量之效果,並透過防蟲隔離設施建置避免病蟲入侵。

    綜合上述成效,設施栽培不僅可穩定產量,更可隔離重要的病蟲害,減少農藥用量。此外,由於設施內不需噴施碳酸鈣防治果實日燒,亦可減少材料費與人工費,大幅提昇果品價值。雖然設施栽培在成園支出成本增加,但相對也能提高品質與產量,協助農民穩定生產,加速傳統農業轉型。期望增加農民收益,也讓消費者能享受到安全合格的高品質柑橘。